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2日在京发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透视这份报告,读懂扑面而来的“新意”。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较2022年12月新增网民248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看待网络大国,不仅要看网民体量,更要读懂互联网为推动大国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带来的前景和机遇。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这份报告说明,互联网在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一根网线”撬动经济含“新”量不断提升。
我国网民规模的“进度条”正在向11亿这一里程碑式路标靠近,大体量的背后,是数字生活的普及、数字产业的向下扎根。如今的中国,数字化的经济、智慧经济、在线经济等异军突起,新型消费持续壮大、网络惠民走深走实,更多人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一言归总,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因为一根网线,持续向“新”而进。以消费场景为例,过去一年,我国数字消费“热气腾腾”,一路向上,网络购物、电商直播等线上消费类应用延续了增长势头。在线消费扩枝散叶,数据是最生动的注解。2023年全年网上零售额达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1%,连续11年稳居全球第一,不断涌现的网络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热点,正在成为中国消费升级的一种趋势潮流,为经济带来“新意”的同时,也为很多人带来了就业,创造了创业空间。一根网线串城乡大地,联动千行百业,对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着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这发展,那发展,关键要导向为民增福祉,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也不例外。这些年来,“网络惠民”的获得感一直增长,很多人感同身受。我国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我国90%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可办,电子政务全球排名上升到第四十三位,成为全世界增幅最高的国家之一。如今,“互联网+”持续走进百姓生活,从教育到医疗再到文化,“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未来感”不断被打开,分享经济、智慧出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新产品新业态竞相涌现,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正在惠及更多百姓。追“网”前行的脚步越走越实,实现网络强国的路子越走越宽广,“兴网强网”成为新征程上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普遍共识。
认清形势,才能有的放矢。如今的中国,网民规模快速扩容,网络普及率也在不断拔高,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了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但也应认识到,我们虽然“大”,但还不够“强”,自主创新相对落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大而不强、全而不精”某些特定的程度存在。信息化时代,世界都在“你追我赶”,面对我国网民规模不断壮大、网络“家底”更加雄厚的现实条件,网络发展为推动民族复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机遇转瞬即逝,咱们不可以有任何迟疑,不能有任何懈怠,必须使出真招、实招、硬招,以“大手笔”布局创新,深化科学技术研发,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万众一心,才能行稳致远。网络世界里,每天都有新网民出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入网的2480万网民中,37.8%的人第一次上网时使用的是网络视频应用,较排名第二的即时通信高出21.7个百分点。短视频拉动网民增多,这提示有关部门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规范信息传播还需持续用力。互联网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充盈网络世界,“内容强”是硬道理。在一个近11亿网民规模的虚拟世界里,只有正能量充盈,老网民、新网民都遵守网络世界公序良俗,时刻做到文明上网,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才能形成更强的“强网兴网”集体合力。做强“最大增量”,赋能事业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由“大”向“强”的路子定会越走越宽广。(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