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电缆一、什么是数据电缆? 数据电缆全称叫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高速数字通信电缆是传统电话电缆的升级换代产品,是我国光电线缆的重点开发项目的长线产品,也是国际上最新发展、增长迅速、需求旺盛的热门产品,能适应电信网的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的新需求,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引入传统的电信领域,代表着通信电缆的最新发展趋势,在数据通信、计算机联网以及其它多媒体网络中有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近年以来,智能化大楼在我国的普遍兴起,大量用这种新型电缆作为大楼的综合布线,可将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可视电话、会议电视、闭路电视、计算机联网、防火防盗报警、空调及照明等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等多种功能集中于一套布线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管理自动化,避免多个系统的重复布线,便于电子及通信设施的增减和搬迁,提高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并且可和外界信息高速公路接通而上网漫游于全球化的信息海洋,享受因特网的各种新服务。由于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电脑工作速度慢慢的变快,网络用户慢慢的变多,新的高速应用如( 企业内部网)、立体影象、多媒体编程、桌面视频、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数据库、虚拟现实应用等的普及,再考虑布线 年的需求,对于目前综合布线系统,五类电缆已显得不足以满足高速网络的要求,因而不少新组建的网络系统采用六类电缆来敷设。二、数据电缆发展我国数据电缆的发展历史还不到 20年,从 IEC 61156 - 1~4 :1995 标准的发布到现在却经历了好几个阶段。我国也是在 1995 年开始引进数据缆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当时还仅仅满足在五类缆的要求。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网络提出了慢慢的升高的要求,从传统的音频(4千赫带宽)或载波(1兆赫带宽) 的对绞铜芯电话电缆发展到今日能开通 600 兆赫带宽的铜对绞数据电缆,显示了巨大的技术进步。这对数据电缆的制造精度和传输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先进的生产设备、成熟的工艺和优良的材料,是难于达到质量优良、稳定的产品。数据电缆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1995 至2000 年:以五类缆为主,大都沿用美国 EIA/TIA 568A 、 ISO/IEC 11801 及国内的 YD/T 1019 -1999 标准。传输性能要求较低,测试项目也较少。 2)2001 年:美国 EIA / TIA 标准改版,推出了 568B 标准,取消 1、2、4、5 类缆,水平布线e类缆(加强五类缆或超五类缆),根据网络系统的传输要求,增加了不少新的重要测试项目,并提高了一些指标。 3)2002 年:2001 年 11月, 我国信息产业部开始执行 YD/T1019 -2001 新标准,并推出了5e 类及六类缆标准。200 2年6 月美国正式批准推行 EIA/TIA568B2. 1 六类缆标准,使水平布线的质量发展要求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由于标准的变迁,对数据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99年按老标准能通过的五类缆,不一定可以通过 2001 年的新标准。 4)2004 年:目前的数据电缆已发展到了 7 类缆的要求。 ISO/IEC 61156 - 5~6 :2002 标准中对 7类电缆的性能指标要求作了明确的说明。我国已经制定了 7类电缆的有关标准,估计今年就将发布。六类电缆的带宽要求为 250 兆赫,七类缆的带宽要求为 600 兆赫。而目前中国电缆制造商能达到六、七类数据缆的生产厂商很少。没有确切的措施,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改进工艺,是不可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5)不同数据电缆的最高传输频率: 3类16兆赫 4类20兆赫 5类100 兆赫 5e类100 兆赫,且支持双工应用 6类250 兆赫 7类600 兆赫三、数据电缆市场数据电缆是一种对数字信息进行传输的媒介,用于大楼综合布线系统、住宅综合布线系统及企业信息网布线系统中。其主要客户群将是国内外通信领域电信系统运营商,如国内的中国电信、联通、网通、铁通、吉通等;同时,还包括网络经营商和运营商、房地产开发商、尚未实现三网合一的有线电视网络及其他经销商等,其发展的市场空间更为广阔。 1、市场总况当前世界已进入信息高速交换的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已深入所有的领域,也进入了千家万户。近年来,我国局域网发展迅速,不仅在银行、海关、税务三金工程中全面铺开,并且在政府机关、科研院区、大学校园、远程教育、铁道、航空等大规模的公司事业单位也积极应用,一些大城市的智能居住小区也已推出样板,正在慢慢地扩大中。所以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在局域网的建设中,水平敷设的铜芯数据电缆(通常称为五类、超五类、六类缆等布线)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2000 年末至 2001 年全掀起了一个“五类缆热”。由于市场对五类缆的需求急剧上涨,当时五类缆在市场的零售价几乎是生产所带来的成本的一到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