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您的位置: 首页 > 解决方案

促进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关村的科技优势及引领作用

  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保护自然环境是保障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科技是节能与环保工作的基石,是推动历史性转变的重要支撑。

  在清洁技术领域,中关村拥有45家科研机构、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北京重点实验室、20余家国家和北京市检测中心。园区在清洁技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占全国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45%、1/3和40%。

  今年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经过20年的积累与发展,园区在空气环境、污水处理、新能源、高效率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实力丰沛雄厚的技术产品,一些自主创新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头羊,也有一些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为全国的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服务。

  中关村科技园区如何根据环保能源产业的特殊性,结合自己的科技与文化优势,在全国的节能减排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引领作用?主要从解决环境能源综合问题的创新模式、先进文化意识传播及科技与产业创新等3个方面实现突破并发挥引领作用。

  环境与能源资源问题的综合性与中关村解决模式的创新构建清洁技术产业相关动态联盟

  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环境问题特点决定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解决我国环境问题的难点将不是哪一个领域的困难,而是缺少综合各方面的能力。因而需要采取创新的组织形式,集成多方面的资源,围绕国家环保与能源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协同创新,同时进行产业化组织形态与高技术服务模式的创新,有效促进技术长期资金市场的充分结合,这其中最重要的创新形式就是联盟、协作。产业动态联盟通过资源共享和创新要素的优化组合,实现核心能力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以最低的柔性成本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的反应。同时在合作竞争中表现出风险不守恒规律,可很好地规避项目风险。产业动态联盟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最好的合作模式之一,这种模式对解决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环境与能源问题同样具备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关村科技园区依照国家和北京市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节能减排、清洁发展的战略,积极组织园区内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推动各种资源的集成、协作和配套。先后发起成立了中关村城市污泥无害化产业联盟、中关村清新空气产业联盟、中关村新能源(热泵)技术应用联盟、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污水处理再利用联合体、生态农业与新农村建设联合体等,形成创新集群,开展清洁技术探讨研究,并坚持“传播先进的环境科学意识,推广适宜的循环经济技术,提供同步的集成技术方案,解决现实的环保能源问题”的宗旨,开展国际交流、环境文化意识传播、节能环保示范工程建设等工作。

  环境意识反映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水平和为此采取行动的自觉程度。总理指出:“决策者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匮乏是导致当前中国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节能减排的社会基础是全民参与,全社会节能环保的水平取决于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

  中关村科技园区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科技研讨会议,增强国内外技术与信息交流,一同探讨解决中国乃至全球的环保能源及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等问题之策。近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先后举办了北京国际循环经济实践高峰论坛、中关村引领循环经济发展论坛、北京与台湾两岸环保科技交流会、奥运工程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宣讲会、加拿大与中国环境与绿色能源产业论坛、中国中关村日本关西科技交流会中日环保技术及产业最新进展研讨会、蓝藻和CO2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来自硅谷的清洁技术研讨会、2007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分论坛等大型国内外科技交流会议,为国内外先进的技术与信息的互通提供有效平台,从而增强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与吸纳引进的能力。

  环境保护工作不仅需要政府推动,更需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参与,而增强全民环境意识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关村科技园区十分重视环境意识的提高及环境理念的传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1)书刊出版,传播环保系统理论知识;(2)培训政府官员,增强绿色行政观念;(3)从青少年抓起,培育公众自觉环保意识。

  还与NGO组织联合在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北京海淀公园、首钢集团等地向公众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参与“绿色奥运携手未来”中韩大学生志愿者交流营活动,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向两国大学生传播先进环保理念。还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首都钢铁集团等地举行了一系列环保节能宣讲活动,这些活动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广泛好评。

  开展先进环保能源技术探讨研究有利于促进现实的环保能源问题解决。中关村全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20年来培育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清洁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

  蓄热式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自2000年以来,全国大型耗能企业已经取得170多台工业炉节能改造业绩,平均节能达到30%到70%,降低污染物排放30%到70%以上。已经改造完成的各种燃料工业炉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大量燃料,折合煤炭近110万吨。每年可减少50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目前中国有数以万计的工业加热炉和其他各类工业炉窑,采用该项技术后,平均节能率可达30%,预计每年可节约3000万吨以上标煤,可为中国的公司能够带来300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2006年该项节能技术进入欧洲市场,已与瑞典最大的一家钢铁公司取得燃料节能合同,与其他一些国家开展节能技术的合作也在洽谈中。

  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系统。采用单元串联多电平拓扑结构,具有功率因数高、无谐波污染等技术特点,平均节电率30%以上,每年为国家节煤70万吨,减少废气排放20万吨,减少粉煤灰排放约1.2万吨,在节能、节电、省人、省力、自动控制、远程监控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

  空气源热泵机组。该机组从空气中提取能量,消耗少量电能,就可实现冷暖,最大限度节约一次性能源。既可保证制冷剂蒸发吸热充分,又可给压缩机补气,实现了一机双级,提高机组能效比达10%以上。运行时无任何排放及污染,绿色环保。产品广泛适用于环境和温度不低于-15℃的地区,非常适合于低温地区。

  超导电缆。最重要的包含电缆本体、电缆终端、低温制冷系统和监控保护系统。由超导带材制成电缆本体,在所设定的工作时候的温度下,直流电阻为零。传输交流电流时,其交流损耗也大大低于常规电缆,具有损耗低、重量轻、节省能源、容量大、无污染等优势。

  动态气流密封负压高效排风装置。该产品通过在动态环境下的气流组织,高效去除排风气溶胶中所有有害微生物,保护人员安全,免去扫描检漏程序,并具有节约能源的作用。适用于烈性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房,三级、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感染动物房,细菌库等。

  旋汇耦合脱硫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制的旋汇耦合装置产生的气液旋转翻覆湍流空间,气、液、固3项充分接触,迅速完成传质过程,进而达到气体净化的目的。脱硫效率高达96%~98%,总体能耗降低10%~20%,适用于不同工况、不同煤种、材料,系统稳定性强,系统设备国产化率在90%以上。

  餐厨垃圾处理。最重要的包含有机垃圾的输送、分类、破袋、生化处理和产品深加工技术。所有有机垃圾的处置过程均在中央控制室内完成,彻底消除味觉污染和视觉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

  与此同时,为规范行业技术,参与或引领国家及区域标准体系的建立,中关村以企业为主导先后研究并编制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行业规范》、《太阳能热水工程系统施工安装技术规范标准》、《一体化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应用作业规程》、《医院洁净手术部污染控制规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发展要求》、《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等几十项技术标准,有效地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008年北京奥组委提出的“新北京、新奥运”口号,强调“绿色奥运”理念,园区积极整合资源,配合北京市开展绿色奥运建设工作,中关村科技园区组织科学家、企业家及相关公司参与了众多奥运场馆以及奥运村的环保能源建设,如以中关村新能源技术(热泵)应用联盟为主体组织并且开展了41.3万平方米的奥运村再生水热泵冷热源工程,该热泵系统每年将从再生水中提取能量折合标煤约4900吨,折合天然气约335万立方米,可减排CO24300吨,SO2、NOx213吨,粉尘49吨,并且每个制冷季可节约冷却水2.5万吨。

  在奥林匹克中心区、国家体育馆、水立方等场馆推广应用了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等先进的技术产品。

  园区以中关村资源节约与能源管理服务产业联盟为主体,积极努力配合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组织实施了国办机关节约型办公区和人民大会堂节约能源改造与环境质量改善示范工程,对空调制冷与采暖设施、太阳能节能照明、建筑保温、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雨水利用等做改造建设。政府机关工程的成功实施既实现了现有办公楼环保节约能源改造的目的,又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了中央带动地方,共同推进节能与环保工作在全国发展的良好氛围。

消息提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