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干2件事
- 发布时间:2024-10-11 09:39:14
- 来源:www.leyu.com
为了能完成目标,做成事,就要用体系、用制度去框定,做到可控,而不是把它交给运气。
那么具体控制什么?罗伯特·西蒙斯在《控制》一书中提到,要控制这4个体系。
就是要将目标进行层层拆解,通过实现一个又一个阶段性小目标,最后完成整体目标。
一拆到底,从集团到子公司,到部门,到团队,到个人,把公司目标拆到个人目标,才能驱动员工,才有执行力。同时,还需要注意协同,找到其它部门帮助你实现本部门目标。
你一定要知道,你每个季度,每个月,每周,每天要做什么?在关键时间节点,你的关键动作是什么,要达成怎样的效果?
因为环境是变化的,而且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新的情况,这些都在你的计划之外。
但第一个季度,才完成1000万,远远落后。如果还是按照老方法,一定是完不成的。这时候,怎么办?
如果你前一个季度,是完成5000万的目标,到了下一个季度,又换成了增长100万粉丝的目标。这样其实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你没有目标。
这三个问题,本质上也是要求对自己的能力边界有认知,清楚自己有什么,才能得到什么。
如果不受控制,这件事也做一做,那一件事也做一做,但每一件都浅尝辄止,很可能投入了很多资源,最后却都浪费了。
边界控制体系,也是红线制度,对大家说,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允许做的。
你有信仰,才能吸引到志同道合的得力干将加入。才能驱动大家,朝着一个方向去努力。
而作为管理者,则要做好文化的传承,在团队内打造好的文化,让大家能自驱,能够力出一孔。
文化体系很重要,因为它不单单是业务的推动力,也是组织的粘合剂,更是公司遇到困难时的救命稻草。
人才是第一资源,你的战略再好,策略再清晰,但人不想干、不能干,事情也完不成。
首先就是要用人所长,一个人很有能力,但他没有发挥出来,他是没有成就感的。
所以就要求管理者,能够识别出来员工的特点和能力,并且将这些特质和工作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出好的效果。人才盘点,就是一个很好的工具。
一方面,帮助员工明确哪些个人目标和任务是最关键的,然后为他们提供资源,帮他们完成绩效。
要想带出一个好的团队,不能仅仅靠保健因素,一定要依赖激励因素,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正面的情感。
我们能够最终靠用户、客户反馈,来告诉他的工作给别人提供了什么帮助,解决了他们什么样的困难。当他认识到工作的价值,就能产生成就感,形成正向的反馈。
除了得到回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经常得到反馈,清楚自己是干得好,还是干得不好,从而有改进的方向,最终慢慢的变优秀。
安全感也很重要,在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时候,在大胆尝试的时候,很可能会犯一些错误。
渐渐地,遇到困难,大家都会往后退,有机会,也不会主动。也不敢提创造性的建议。
英国行为学家波特提出了著名的波特定律:总盯着员工的错误,是一个领导者最大的错误。
而是要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将问题都暴露出来,争吵,是为越来越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总结一下,管理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两件事。一手控制好事,将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手释放人,激发人的潜力。最终通过团队拿结果,并且通过结果培养人。
福建龙岩人,本科毕业于国内一所商学院,后在多家网络公司就职,现从事创业投资相关工作。公众号专注于撰写商业牛人的成长经历和认知升级,让我们一起向他们学习,不断成长,不断进化。